01 管材選擇,系統運行的基石
空調系統的運行效率與管道材料的選擇密切相關。不同的介質、不同的工作環境需要匹配不同材質的管道,才能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耐久性。
制冷劑管道的選材需考慮介質特性。氟里昂制冷系統通常根據管徑選擇材料,管徑小于25毫米時推薦使用紫銅管,管徑較大時則多采用無縫鋼管。
紫銅管因其質軟、易彎曲加工、耐腐蝕、管壁光滑的特性受到青睞。而無縫鋼管則以其質地均勻、強度高、易于加工、內壁光滑的特點適用于更大管徑的場合。
對于水系統管道,選擇更為多樣。空調供回水干管多采用焊接鋼管。當采用開式冷凍水循環系統時,冷凍供回水管宜使用鍍鋅鋼管。
與風機盤管連接的支管則宜采用鍍鋅鋼管絲扣連接。冷卻水系統管道多采用焊接鋼管,連接方式為焊接。凝結水管可采用鍍鋅鋼管或塑料管,鍍鋅管采用絲扣連接,塑料管采用承插粘接或套箍粘接等形式。
02 管道安裝,精度與細節的考驗
空調管道的安裝是一個注重細節的過程,每一道工序都直接影響著系統的運行效果。
管道敷設需遵循嚴格的標準。制冷管道通常沿墻、柱架空敷設,需要采用地下敷設時,通常為不通行地溝,并設活動蓋板。
管道布置中需避免特定問題:液體管道不得有局部向上的凸出部分,以免形成“氣囊”;氣體管道不得有局部向下的凹陷部分,以免形成“液囊”。
支管連接的方向至關重要。從液體干管引出支管時,應從干管底部或側面接出;從氣體干管引出支管時,應從干管頂部或側面接出。
同架敷設時,吸氣管應安裝在排氣管下面,平行管道之間凈距應保持在200至250毫米。壓縮機的吸氣管和排氣管的配管尺寸要準確,管道支架要牢固,以承受壓縮機運轉時的振動。
特殊部位安裝需格外注意。制冷管道穿過墻壁、樓板時,應裝套管,套管與管道的間隙用不燃柔性材料填塞。
當水平支管的管架采用單桿吊架時,應在管道起始點、閥門、三通、彎頭及長度每隔15米設置承重防晃支、吊架。敷設在管井內的空調水立管應全部采用焊接,保溫前需進行強度試驗。
03 管道連接,密封與強度的平衡
管道連接是空調安裝中的關鍵環節,不同的連接方式適用于不同的管材和工況。
金屬管道的連接方式多樣。制冷管道采用無縫鋼管時,除與設備、閥門連接時使用法蘭或螺紋連接外,應盡可能采用焊接。一般管徑小于50毫米采用氣焊,管徑大于50毫米采用電焊。
法蘭連接時,應采用厚度為1至3毫米的耐油橡膠石棉板作為墊片,并涂上機油調制的石墨粉。螺紋連接時,應先用汽油或煤油清洗螺紋上的油污,然后涂上黃粉與甘油的調和料或聚四氟乙烯生料帶作為密封填料。
紫銅管的連接方法較為特殊。管徑較小的紫銅管可采用承插式釬焊連接,先將管端退火,再加熱并用模具加工出承口。
承口內徑應比將要插入的管子的外徑大0.25至0.5毫米,承口的有效深度可等于管子外徑,安裝方向應迎向介質流向。也可采用成品銅管件,其接頭尺寸符合國家標準GB11618-89規定。
04 管道保溫,節能與防結露的關鍵
管道保溫是空調系統中不可忽視的環節,它不僅影響能效,還關系到系統的長期穩定性。
防止冷橋產生是保溫的核心目的之一。為防止發生“冷橋”現象,減少冷量損失,有保冷層的低溫管段,在支架、吊架處應墊襯經防腐處理、厚度與保冷層相等的木塊。
管道穿過套管時,保冷層也不應中斷,故應采用較大直徑的套管。當空調冷凍水管穿越樓板時也應做絕熱處理。
隱蔽部位保溫同樣重要。凡在吊頂內的暗裝空調水閥門一律應進行絕熱保溫處理。這不僅能防止能量損失,還能避免結露對吊頂材料造成的損害。
05 管道堵塞,預防與處理
管道堵塞是空調系統的常見問題,預防和及時處理對維持系統正常運行至關重要。
安裝前的預防措施能有效減少堵塞風險。制冷管道在安裝前必須進行除銹、清洗和干燥,管內要清潔且不能有水分-1。
對于鋼管,可用人工或機械方法清除管內污物及鐵銹,再用棉紗、破布浸煤油反復拉洗干凈。對于銅管和灌砂煨制的彎管,應用吹洗的方法將管腔清洗干凈。
系統沖洗方案可防止雜質進入設備。為了便于系統在初運行時,管道內的細小泥沙或焊渣進入風機盤管內,可根據情況在進出風機盤管的支管上連接一根旁通管和閥門。
當系統在試運前沖洗時,可先關閉進出風機盤管的閥門,打開旁通閥進行沖洗,然后關閉旁通閥打開進出口閥,再正式運行。
堵塞處理辦法需根據堵塞部位選擇。當排水管出現堵塞時,導致故障的最大可能是出現在進水前端的電動閥和過濾器處。
應拆卸過濾器、電動閥沖洗才能解決問題。如果出現在盤管中間堵塞,可用空調水反沖或用高壓水反沖的辦法解決。如果還不行,必須焊開彎頭通炮才能解決。
空調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離不開對管道的定期檢查和維護。每年在換季啟動空調前,應對管道連接件、保溫層和支吊架進行全面檢查,及時發現并處理泄漏、破損或松動問題。
系統運行期間,需注意觀察冷凝水排水情況,保持過濾器的清潔。這些看似簡單卻常被忽視的細節,正是保障空調系統高效運轉的關鍵所在。
空調好管道就選興紀龍

